熱門文章
美股大升 投連險熱賣 是偶然還是必然?(更新至2021年9月)
新冠肺炎疫情下,美國聯儲局放水提振經濟,美股三大指數反覆破頂。無獨有偶,投資相連壽險(ILAS,簡稱投連險)銷情亦急劇升溫,2021年第2季新造保費達70.7億港元,按年升近2.38倍。究竟美股是否影響投連險銷情一大因素?
投連險是基金及壽險混合體。與一般儲蓄壽險不同,投連險投保人可自行挑選基金作投資,資產類型包括不同國家股票、債券,或特定行業板塊例如醫療、科技等。不過投保人並不直接擁有相關基金或資產,而僅是擁有保單。
投連險通常不設基金轉換費、入場門檻較低、可以同時選擇投資多款基金,深受部份投資者歡迎。惟由於這款保險產品屬長期性質,提早退保將承受損失。
美股熾熱 刺激投連險銷售
2019年底,全球錄得首宗新冠肺炎個案;2020年第1季蔓延至各國,全球股市均遭到重創。各國政府隨即推出多項救市政策,例如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,以及水銀瀉地的財政政策,加上疫苗研發進展、憧憬經濟重啟等等,2020年第2季股市開始觸底反彈。
美股三大指數在2020年第2季急跌過後,吸引了不少香港投資者進場;而且美股入場門檻低、投資種類多、走勢反覆向上,興趣甚至與港股不相伯仲。
當股市表現強勁,不少投資者都變得更進取(risk on),保險顧問亦乘勢以強勁的美股、科技股、醫療股表現作賣點,將投連險包裝成基金產品銷售予客戶。
圖一: 投連險銷售與恒指及道指的關係
回顧由2017年第1季至2021年第2季的投連險季度數據,明顯可以看到疫情期間,投連險銷售與股票市場關係密不可分。當恒指及道指於2020年第2季日結平均處於低位時,該季投連險新造保費僅得20.89億港元,創近年季度新低。
然而,因應全球資金泛濫、疫苗研發進展、憧憬經濟重啟下,恒指及道指逐漸回升,自2020年第3季起,恒指及道指表現與投連險銷售表現成正比。而當恒指今年第1季重見30000點、道指升穿33000點創紀錄新高,投連險新造保費亦錄得62.83億港元,按年亦升近1.5倍。
惟港股因應內地監管環境變化,今年第2季恒指表現明顯較第1季回落,但支持美股因素未有變化,道指依舊氣勢如虹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第2季投連險新造保費按季仍錄得12.6%升幅,與美股表現繼續成強烈正比,但與港股走勢開始出現差異。
根據上述走勢,反映美股很大機會是主導投連險銷售的重要因素,亦有可能是投連險投保人對於港股市況反應滯後。
2007年投連險曾爆煲
事實上,投連險這款產品於2007年一度銷售暢旺,但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,環球股市暴瀉令多間金融機構「爆煲」,與基金價格相連的投連險未能獨善其身,當時部份基金價格暴跌,令投連險價值亦近乎蒸發,沉寂近10年之久。
圖二:以年度計投連險與恒指關係
保險顧問當時以保險產品名義銷售投連險,不少投保人在投保一刻未察覺相關風險,當投連險蝕入肉,才得知其人壽保障與保單價值掛鈎,行政管理費用又非常高昂,引來不少投保人投訴,終日向保險公司及監管機構追討。
面對空前的投訴,2013年保監處(保監局前身)便推出指引,為投連險銷售設下多項規管,包括投保人需簽署多張表格,如《風險承擔能力問卷》、《理財需要分析》、《重要資料聲明書及投保人聲明書》等,令銷售投連險難度大增。證監會同年亦規定保險公司提供投連險的《產品資料概要》﹙Key Facts Statement,簡稱KFS﹚,披露產品的特點及風險。
雖然投連險曾有過這段黑歷史,不過也許大家已忘記金融海嘯的教訓;而對於保險公司,在內地客生意接近消失、投連險收費項目多(詳見此文)情況下,亦有誘因重推。這次投連險經重新包裝,以表現極好的美股基金、科技基金、醫療基金、「派息基金」作招徠,吸引不少消費者投保。
但美股已經累積一定升幅,美國聯儲局一旦收緊貨幣政策,或疫情再趨嚴峻,勢引發劇烈動盪;而中港股市面臨內地監管風險;環球政經局勢波譎雲詭,後市難料。如果全球資產價格顯著轉弱,投連險產品亦可能出現虧損,究竟歷史會否重演?
註:以上資訊由10Life提供,更新至2021年9月3日,僅供參考,並非銷售建議。
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(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)營運。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、事實陳述以及數據,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,從而作出數學運算,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。
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(「10Life資訊」),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、產品評分、網誌文章等,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(「香港」)境内人士發布,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,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。10Life資訊無意,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、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、推薦、批准、認可、邀請或招攬。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,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,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。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,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,自行進行研究,及/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。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、驗證、更新而成。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、關連人士、代理、董事、職員、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、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,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、完整性和適時性。
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,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。
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,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@10life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