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lse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搜尋文章
熱門搜尋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輸入關鍵字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輸入關鍵字
危疾保險
編輯推介

危疾保險等候期是甚麼?即睇購買危疾保險的注意事項

2025-04-08 5分鐘閱讀
危疾保險等候期

買了危疾保險就即時有保障?事實上,大部分的危疾保單都設有等候期,萬一在等候期確診,也不會獲得賠償。如果不清楚相關條款,很可能會錯過應有的保障。到底等候期是甚麼?一般要等多久?萬一在等候期內確診又會怎樣?今次10Life將逐一解答,助大家清楚了解等候期及購買危疾保險的注意事項。

甚麼是等候期?

等候期(Waiting Period) 是指保單生效後的一段指定時間內,即使受保人確診危疾或出現病徵,保險公司亦不會作出賠償。主要目的是防止投保人帶病投保,在確診或出現病徵後才臨時購買保險,導致保險公司承受過高風險,所以市面上很多的保險產品,例如醫療保險及危疾保險都設有等候期。而等候期的長短則視乎保單而定。

危疾保險等候期一般是多久?

一般來說,危疾保險的等候期通常為保單生效起計60至90日,但部分保單可能對特定疾病(如自閉症或婦科疾病)設有更長的等候期,可能長達6個月至1年不等。 由於目前,保監局並沒有對等候期設立統一標準,保險公司可根據不同產品或疾病設定不同的等候期。因此,投保前一定要仔細閱讀條款,確保自己清楚了解保障內容。

為甚麼危疾保險會設有等候期?

如上文提及,等候期的主要原因是防止「帶病投保」,即是投保人已經知道自己可能患病,才臨時購買保險已獲取賠償,增加保險公司的風險,並對其他誠實投保人不公。

萬一在等候期內出現危疾病徵,是否受保?

一般來說,在等候期內出現任何危疾病徵或確診受保疾病,保險公司都有權拒絕作出賠償。另外,保險公司亦會根據醫療機構發出的醫療紀錄來決定索償的有效性。

值得留意,保險合約是建基於「最高誠信」原則,投保人必須於投保時主動如實地向保險公司披露所有重要資料,包括自己的健康狀況及過往病歷。不論該「重要事實」與最終索償的病症是否有直接關係,保險公司如果因為投保人沒有披露該事實,以致當初投保時無法作出公平和準確的承保決定,都有可能拒絕賠償,甚至取消保單。

生存期是否等於等候期?

在購買危疾保險時,除了等候期,還有生存期,但兩者是不同的概念。 生存期(Survival Period)是指受保人確診危疾或完成手術後,需存活一定時間才可獲得賠償,通常為14日至30日不等 ,具體日數視乎各保險公司的保單條款而定。 危疾保險設立「生存期」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避免與人壽保險的保障重疊。等候期則指保單生效後的一段指定時間內即使患病,保險公司也不會作出賠償。 簡單來說,等候期是在「未生病前」計算,而生存期是在「確診後」計算。因此投保前應仔細閱讀條款,確保清楚了解相關保障條件。

購買危疾保險時,應注意甚麼?

等候期及生存期條款

上文提及,不論是等候期還是生存期條款都會影響理賠,因此購買前務必查清楚。

 

受保疾病的定義

不同保險公司對「危疾」的定義不同,雖然癌症、心臟病、中風等都是標準受保範圍,但某些疾病,例如原位癌、特定手術(如「通波仔」手術)或特定器官的疾病,未必一定受保。一般保單條款中都會詳細列出診斷危疾及手術所需的具體醫學標準,因此,大家購買危疾保險時,應多加注意受保疾病清單及定義,以免日後因疾病定義不同而導致索償被拒。

 

多次賠償機制

部分危疾(如癌症或中風)有復發風險,因此部分的危疾保單提供多次賠償機制,確保受保人能在不同時期獲得保障。但不同保單的多次賠償機制都有所不同,購買時應特別留意,例如是否對單一疾病的賠償次數設有限制、「新病」或復發疾病的定義,以及兩次賠償之間的等候期等。

 

不保事項

每張保單都有不保事項,而常見的不保事項包括:

  • 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,或某些家族遺傳病
  • 與愛滋病(AIDS)或濫用酒精或藥物引致的有關疾病
  • 因戰爭或恐怖襲擊引起的疾病
  • 危險運動或高風險工作導致的傷害

購買前,應仔細閱讀保單條款,確保了解哪些疾病或情況不受保障,避免日後發生索償問題。如有疑問,可向保險公司或專業顧問查詢,以確保保障符合需求。

 

健康狀況及病歷申報

保險合約是建基於「最高誠信」原則,保險公司需要確保受保人如實申報健康狀況,以進行公平核保。因此,投保時,受保人應誠實申報健康狀況,包括過往病歷及家族病史,以及近期健康檢查結果,讓保險公司評估風險,決定是否承保、釐定保費水平及設定合約條款。如果受保人刻意隱瞞或漏報健康狀況,保險公司日後是有權拒絕賠償,甚至取消保單,因此投保時切勿隱瞞任何健康問題。

 

索償流程及時限

危疾保險一般設有索償時限,通常要求受保人在確診後90日內提交索償申請,否則可能影響賠償。索償時一般需要提供主診醫生、醫院發出的診斷證明、病歷記錄、化驗報告、病理報告,以及個人身分證明等。不同保單的索償要求可能有所不同,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受保人遞交其他文件。為了避免影響賠償,受保人在投保前確保所需的索償流程及時限。

趁早投保危疾保險,減少風險及限制

一般的危疾保險都設有等候期,因此,趁健康時盡早投保,可避免因等候期影響保障。。如想進一步了解危疾保險,或對投保細節有疑問,歡迎向 10Life 持牌保險顧問諮詢,獲取專業建議,為未來做好準備。

延伸閱讀:
【危疾保險2025】終身危疾 vs 定期危疾!保費、保障、儲蓄成份全比較
【危疾保險比較2025】 終身危疾保險邊隻好?5星保險關鍵解密
患大病後買唔到保險? 邊款危疾保為康復者重燃希望
 

本文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4月8日

10Life 編輯團隊

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,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。

10Life 編輯團隊

團隊成員由一群資料搜集員組成,主力保險相關資訊研究。

免責聲明

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(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)營運。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、事實陳述以及數據,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,從而作出數學運算,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。

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(「10Life資訊」),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、產品評分、網誌文章等,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(「香港」)境内人士發布,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,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。10Life資訊無意,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、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、推薦、批准、認可、邀請或招攬。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,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,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。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,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,自行進行研究,及/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。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、驗證、更新而成。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、關連人士、代理、董事、職員、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、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,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、完整性和適時性。

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,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。

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,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@10life.com

WeChat icon
WeChat icon
Whatsapp icon
Whatsapp icon
Enquiry icon Close icon
置頂
Whatsapp icon
Whatsapp icon
WhatsApp
WeChat icon
WeChat icon
We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