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lse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確定
熱門文章
熱門文章
文章重點
「醫療所需」個案分析 大家又點睇?
自願醫保及其他醫保對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有所不同
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有鬆有緊
四個個案可能不屬「醫療所需」 保險公司或不受理
搜尋文章
熱門搜尋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輸入關鍵字
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輸入關鍵字

醫療保險
自願醫保 VHIS
編輯推介
【拒賠秘密武器】醫療保險「全數賠償」 咩都賠?不可不知的「醫療所需」條款
2025-02-18
5分鐘閱讀

眾多保險產品之中,醫療保險往往為紛爭較多的一種,受保人投訴保險公司「賠唔足」屢見不鮮。保險公司經常以「全數賠償」 作為醫療保險的賣點,更標榜保單每年有高達數千萬元的保障額。純粹望文生義,消費者很可能誤會「全數賠償」 就是什麼都保,付出保費之後,病人就可以隨意入院,由保險公司找數。
其實「全數賠償」並非必然,條件就是「醫療所需」﹙又稱「醫療需要」、「醫療必需」等,英文為Medically Necessary﹚,與費用合理及慣常(英文為Reasonably and Customary)。本文跟大家探討一下,何謂「醫療所需」?以免病人使用昂貴私家醫療服務後,才發現自己不受保障。
「醫療所需」個案分析 大家又點睇?
不少醫療保險的拒賠或爭拗情況,都牽涉「醫療所需」,看看以下個案﹙見註1﹚,大家認為它們符合「醫療所需」嗎?
- 個案A﹕A女士入院進行定期全身檢查。
- 個案B: B先生經常大便出血,經醫生建議入院進行腸鏡檢查。B先生本身沒有其他疾病。
- 個案C: 患癌症的C小姐到美國進行實驗性治療。
- 個案D: D先生因為腰痛求診,醫生認為需作進一步檢驗,由於診所預約已滿,遂安排D先生住院,期間進行了磁力共振影像、X光檢驗和其他化驗,診斷為椎間盤輕微凸出。
自願醫保及其他醫保對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有所不同
討論上述個案前,我們先了解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。
政府自2018年推行「自願醫保計劃」,規範保險公司的住院保險產品,劃一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。「醫療所需」 是指按照一般公認的醫療標準,就診斷或治療相關傷病接受醫療服務的需要,而醫療服務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- 需要註冊醫生的專業知識或轉介
- 符合該傷病的診斷及治療所需
- 按良好而審慎的醫學標準及主診註冊醫生審慎的專業判斷提供,而 非主要為對受保人、其家庭成員、照顧人員或主診註冊醫生帶來方 便或舒適而提供
- 在環境最適當及符合一般公認的醫療標準的設備下,提供醫療服務
- 按主診註冊醫生審慎的專業判斷,以最適當的水平向受保人安全及 有效地提供
而其他非自願醫保的高端醫療保險,有些保險公司會用自願醫保的「醫療所需」定義,例如 AXA香港的臻尚環球醫療保障,以及信諾尊尚360醫療保。
不過,有些高端醫療保險就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則有所不同,就好像周大福人壽的「世逸」特級醫療保障計劃,以及友邦的極臻‧至尊醫療計劃。
以友邦的產品為例,「醫療所需」是指醫療服務、診斷及/或治療:
- 與專業醫療慣例一致;
- 均為必須;及
- 不可以在較低醫療護理水平的情況下進行,並不包括實驗性、普查及屬預防性質的服務或物品。
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有鬆有緊
不同保險公司對「醫療所需」定義的理念接近,但用字上有鬆有緊。例如有高端醫療保險指出醫療服務「不可以在較低醫療護理水平的情況下進行,並不包括實驗性、普查及屬預防性質的服務或物品」呢?從字面解讀,便可理解為最低而安全的醫護水平,這叫一群付了高保費的受保人情何以堪!
另外,不少保險公司寫明,純粹為方便受保人及醫生、以診斷掃描目的、影像學檢查等,均不是「醫療所需」。
四個個案可能不屬「醫療所需」 保險公司或不受理
以下是多個醫療保險的「醫療所需」定義比較﹕
就著上述幾個個案,保險公司有可能認為它們不是「醫療所需」,因為……
- 個案A﹕全身檢查是預防性質的醫療服務,所以,入院進行全身檢查並不是「醫療所需」。
- 個案B﹕有些保險公司認為,一般的腸鏡檢查可以在門間診所進行。個案中B先生本身沒有其他疾病,所以在日間診所照腸鏡理應安全。這些保險公司有機會認為該入院並非「醫療所需」。
- 個案C﹕治療屬於實驗性質的新醫療科技,並不是「醫療所需」。
- 個案D﹕有關檢驗和化驗可以在日間診所內進行,入院只為了方便醫生﹙因其診所預約已滿﹚,並非「醫療所需」。
10Life建議,如果情況並非緊急,可先向醫生諮詢醫療服務的收費,入院前,向保險公司申請住院的「預先批核」,避免大失預算。
市面上的醫保產品甚多,消費者隨時花多眼亂,想有人幫忙解釋複雜的保單條款,從而了解不同產品的保障範圍?歡迎WhatsApp 聯絡 10Life保險顧問查詢。
註﹕
上述部份個案來自以下新聞﹕
個案C來源﹕醫療需要各解讀 入院化驗或拒賠
本文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2月18日


免責聲明
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由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(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)營運。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、事實陳述以及數據,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對象,從而作出數學運算,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之費用所影響。
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(「10Life資訊」),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、產品評分、網誌文章等,旨在向香港特别行政區(「香港」)境内人士發布,所有信息及服務對象為於身處香港境内人士,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。10Life資訊無意,也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保險、金融或投資產品進行受監管建議或專業建議、推薦、批准、認可、邀請或招攬。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,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,且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。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,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,自行進行研究,及/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。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、驗證、更新而成。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、關連人士、代理、董事、職員、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責任、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,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、完整性和適時性。
所顯示保費資料尚未包括保險業監管局收取的保費徵費,並均四捨五入至港元個位數。
如閣下對 10Life 產品比較和 10Life 保險評分有任何意見,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@10life.com。
文章重點
「醫療所需」個案分析 大家又點睇?
自願醫保及其他醫保對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有所不同
「醫療所需」的定義有鬆有緊
四個個案可能不屬「醫療所需」 保險公司或不受理